商战如游戏,日系车正组团打了一场王者荣耀的排位赛,丰田与本田早就练成王者段位,而斯巴鲁与铃木却退居到了“青铜”水平。
近日,一封“致中国斯巴鲁经销商全体同仁书”的信件,道出了作为斯巴鲁经销商的心酸历程。在经历了销量大幅下滑后的斯巴鲁,导致绝大多数经销商出现了亏损,部分经销商在无奈之下还是选择了关停。
经销商利润持续走低
从2004年进入中国,斯巴鲁的中国之行为何走得如此坎坷?数据显示,斯巴鲁中国销量在2011年达到5.7万辆峰值之后,连续多年持续下滑,去年就降到了3.1万辆,同比上一年下滑了34%。
中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对进口品牌来说在价格上能够提升竞争力。斯巴鲁也响应中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的信号,对部分车型(森林人、傲虎、力狮和XV)的价格进行下调。
5月29日,在一次简短的媒体沟通会上,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庞庆华便开门见山地透露了斯巴鲁即将调价的细节信息:“拿指导价为24.98万的斯巴鲁森林人 2.0i 时尚导航版(次低配)为例,大约会降价3万,再加上金融保险的优惠1.5万,最终价格在20.5万。”
《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中冀凯腾等多家斯巴鲁4S店,店内的森林人、XV等车型基本处于无车状态。关于没货,销售人员的解释为,因为进口车的关系,斯巴鲁经销商拿车都是每3个月一次,现在正处于断货期。
而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问题上,销售员表示,进口车关税下调后,并不会出现惊喜。并举例:2018款森林人的入门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39800元,目前价格优惠了29800元,最终价格为210000元。最低配终端裸车价也要210000元,这一结果证明离20万买森林人还是一粱美梦。
该销售员还表示,7月1日执行关税下调以后,价格绝对不会在210000元的基础上再下探,因为2019款森林人即将上市,不仅没有优惠价格,即使关税下调,价格也要高于现在的21万。
关于在优惠力度上的“打折”做法,斯巴鲁经销商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根据庞大2017年财报显示,推导出斯巴鲁中国2017年净利润为1.5亿元,意味着单车利润不到5000元。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丰田中国在2017年上半年广汽丰田净利润增至20.28亿元。21.9万辆乘用车获得了20.28亿元的净利润,单车利润在1万元左右。
2亿补贴只是起到缓解作用
斯巴鲁(中国)在销量上的持续走低,不仅让经销商感到不满甚至出现退网的现象。而斯巴鲁总部也做出决定,拿出2亿多元人民币给中国的斯巴鲁经销商作为补贴,一半用于去年销售的补助,一半用在今年——斯巴鲁将为中国经销商提供补贴,具体金额为卖一辆车补3300元。而斯巴鲁在华最大的经销商中冀斯巴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其凭借去年1.3万辆的销量,可获得4290万元的补贴款。
而对于这份补贴,也只是起到了缓解的作用,中冀凯腾斯巴鲁4S店销售店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首先店内还未拿到这份补贴,至于拿到手后也只是起到了杯水车薪的作用,并不能解决经销商退网的实际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2亿元是斯巴鲁总部主动提出的提议,虽然能缓解到终端上的让利,但他们(斯巴鲁总部)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有分析认为,斯巴鲁不国产是其销量受阻的最大原因。一位资深媒体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不是斯巴鲁想采用总代理的模式,而是一度失去国产机会的斯巴鲁被迫做的选择。”在BBA都选择国产的情况下,其车型已经开始在20万元价格区间排兵布阵,无论是品牌还是品质均在斯巴鲁之上。
因为斯巴鲁(中国)采用了总代理的模式,这种经营方式凸显了非常大的弊端——垄断。按照代理协议,中国的整车和零部件批发、零售业务均由经销商集团全权代理。这导致斯巴鲁的配件价格以及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一些维修配件以及工时费的价格甚至比传统豪华品牌还要贵。早前就有央视曝光斯巴鲁对于汽车零部件“只换不修”,无疑给斯巴鲁车主带来的是维修成本的大幅增加,即使零部件关税下调至6%,只换不修的保养成本也很高。此前就有网友曝出,斯巴鲁汽车因出风口异响被送到4S店检修,4S店表示一个小马达出了问题,而维修方案是只换不修。
实际上,斯巴鲁在中国境内配件垄断供应而迫使车主高价买单早已被诟病。曾有专业网站将斯巴鲁与市面上售价相当级别基本相同的车型的配件价格进行对比,仅更换一个前大灯的费用就要比同级车型多出近10倍,前挡风玻璃的差价也高出6倍有余,而这些都是斯巴鲁总部需要重视的问题。
除此之外,斯巴鲁在品牌上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就在5月份,根据日本新闻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斯巴鲁公司27日公布了关于篡改新车燃效及尾气检查数据的调查报告。其旗下9种车型的903辆汽车被确认存在数据篡改。报告判定违规行为是在统管质检员的班长指示下进行的、有组织参与的违规行为,且持续时间很可能超过了15年。”这起丑闻曝出,也仅仅离“质检门”事件不到半年的时间。
斯巴鲁如今面临的问题,的确不是钱能解决的。其在产品、品牌、渠道以及服务等都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斯巴鲁不能正视问题,必将失去中国这一巨大市场。